为积极抢抓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的重大窗口期和机遇期,加快推动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11月12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举行云南省新能源电池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以投资企业与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签订三方协议的方式,集中签订7个新能源电池产业重点项目。
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达340亿元,分别落地于云南省玉溪市、曲靖市、昆明市和昭通市。包括:云南恩捷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合作项目、德方纳米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云南裕能年产40万吨磷酸铁和4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项目、云南氟磷电池氟磷新材料项目、云天化年产50万吨电池新材料前驱体及配套项目、云天化年产50万吨电池新材料项目、中晟云南水富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项目。
新能源电池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和高端制造及国防工业发展的关键保障,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云南省拥有丰富的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92%,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具备独特优势。随着“碳足迹”政策的落地,更有利于全球优质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在云南布局。与此同时,云南省还具有生产资源供给优势。前端矿产资源方面,云南拥有世界级的锂资源基地和丰富的磷矿储备,玉溪锂资源储量高达500多万吨,昭通镇雄磷矿远景储量在87亿吨以上。拥有生产制造新能源电池需要的锰、铜、镍、铝、石墨等矿产,部分矿产产量居全国前列。基础原材料方面,也具有较好化工制造产业基础,如生产磷酸铁锂所需的磷酸、磷酸一铵、硫酸、纯碱,生产电解液产品所需的六氟磷酸锂等,均具备产业化生产的基础。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目前云南省已具备了新能源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基础,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优势逐步凸显,行业头部企业开始在云南进行布局。在上游(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铜箔等)、中游(电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制造)、下游(新能源汽车、手机、笔记本等应用)等环节,均有项目落地建设。目前,全省现已形成年产12万吨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2万吨电池负极材料、8000吨碳纳米管导电液生产规模,正在建设15万吨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10万吨电池负极材料、4万吨锂电池铜箔等项目,将进一步筑牢新能源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的建设基础。